您当前的位置:文化渊源

两夹弦剧种简介

发布时间:2014-10-20 16:40:09

     两夹弦,也叫四根弦,流行于豫东北、鲁西南一带。它的唱腔清新活泼,朴实优美,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。

    相传很早以前,濮州白马村有一位贫穷老儒生,不但能写诗赋文,而且精通音律。一天,他听到女儿纺棉花时哼的小调非常婉美,便把谱子记下来,编了词让女儿唱。有一年濮州一带遭受旱灾,父女俩南下逃荒,唱着此调沿途乞讨。后来流落到曹县大徐庄,当地农民十分喜爱这种乡土味十足的小调。以至其成为民间“坐板凳头”的小戏。因主要伴奏乐器是用四根马尾制作的胡琴,故取名“四根弦”。后来又叫“两夹弦”。后经过发展,由一人唱变成多人演,由地摊搬上舞台,在演唱的题材、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,使演唱效果更趋完美。伴奏又配上了大锣、大鼓、柳叶琴等乐器,使演唱效果更趋完美。当时的两夹弦,角色以三小(小生、小旦、小丑)为主,演的尽是些家庭小戏,如《兰桥会》、《小姑贤》、《安安送米》等等。

    清末光绪初年,两夹弦传入开封、济南等地,一时轰动两省。两夹弦进入大城市,标志着它艺术上的成熟。当时的两夹弦,在角色上已有明确分工,有小生、须生、一卜邑、老旦、花脸、丑等行当;从演员看,以前全是男的,1905年左右,开始出现了女演员登台,由此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深得观众好评。

    1915年,由当时的旦角演员王玉华主持,在曹县成立了一个两夹弦职业剧团,每天票价是800铜钱,演出的剧目增加了《三进士》、《孟姜女》、《金镯玉环记》、《清官断》、《吕蒙正赶斋》等戏,乐器也增加了笛子、笙、唢呐等,成为独具一格的剧种。1938年前后,两夹弦风靡鲁西南,形成了一个全盛时期。可好景不长,这种富有乡土气息、朴实浑厚的民间艺术,遭到反动统治者的严重摧残,被污蔑为“陈词烂调”、“粗俗鄙照”。进而施加种种压力加以限制,导致剧团解散,两夹弦艺人陵侮为“花要饭的”,倍受歧视,日寇入侵后此状尤甚。从此两家弦转入低潮,濒于灭绝的境地。

    解放后,在党的文艺方针的指引下,两夹弦艺术获得了新生。1962年,地方政府组织了大批专业和业余队伍,开始对两夹弦的优秀剧目进行抢救和挖掘,使一批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传统戏得以重返舞台。如:《梁山伯与祝英台》、《三拉房》、《大登殿》、《宝莲灯》、《三看御妹》、《小辕门》、《白莲花下凡》等,同时,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,为本剧种创作了大量的优秀现代剧目,受到观众的一致好评。

    “文革”期间,“四人帮”在全国推行一条文艺黑线,两夹弦剧种再度被打入冷宫,全国仅存的两个地区级剧团(开封地区两夹弦剧团、菏泽地区两夹弦剧团)被砍掉,著名演员黄云芝、张素云在被揪斗中致残,其他演员也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,致使两夹弦这种民间艺术形式一度销声匿迹。

    粉碎“四人帮”之后,文艺界百花齐放,两夹弦亦重见天日,它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,得到了空前的发展。冀鲁豫地区的两夹弦剧团发展到50多个,其中有开封市两夹弦剧团、定陶县两夹弦剧团、台前县两夹弦剧团、毫县两夹弦剧团、封丘县两夹弦剧团,延津县两夹弦剧团等。主要演员有王文德、黄云芝、李学义、张素云、田爱云,王玉琴等。这些剧团主要活动在河南省的周口、许昌、濮阳、安阳、新乡,河北省的邯郸、沧州,山东省的菏泽、聊城、济宁、泰安、德州以及江苏、安徽省的北部,为丰富中原地区人民的文化生活作出了很大贡献。

    两夹弦戏曲是祖国大地上土生土长的艺术之花,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,我们相信,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,这朵文艺之花一定会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。